經濟建設 |
經濟保障是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抗日戰爭時期,山東抗日根據地通過統一和規范財政經濟制度保證黨政軍機關的財政供給,通過實行減租減息調動各階層群眾抗日積極性,通過開展大生產運動壯...[詳細]
1938年春,膠東除城市和較大集鎮外,大多數地區建立了中共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北海專區蓬、黃、掖三縣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中共膠東區委根據中央指示精神及當時膠東貨幣極端混亂的狀況...[詳細]
膠東向黨中央密送黃金,以特殊的方式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特殊的貢獻。膠東軍民傾其所有密送的黃金,成為黨領導抗戰的主要經費來源之一,從經濟上保障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詳細]
從1938年成立修械所,爾后相繼成立多個兵工廠,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膠東兵工廠牢記責任,不辱使命,積極為抗戰勝利提供軍工保障。膠東兵工廠及境內廣大人民群眾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詳細]
抗日戰爭時期,山東抗日根據地流通的人民貨幣(山東抗日根據地的魯西地區發行和流通魯西銀行券,1941年7月魯西地區劃出,組建了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除北海銀行幣外,還有山東各地抗...[詳細]
抗日戰爭期間,我黨在山東抗日根據地通過發行北海幣,建立起獨立自主的貨幣市場,戰勝了敵偽在貨幣金融上的侵蝕和掠奪,從而穩定了根據地的經濟,安定了人民生活,支援了戰時財政和解放...[詳細]
1939年間,八路軍三支隊開辟清水泊抗日根據地時,為解決人多槍少、彈藥緊缺的問題,由十團李人鳳同志及三支隊供給部生產科長張化中、司令部參謀王四勛、四邊延子余等人,分別在臨淄縣的訾家...[詳細]
戰時郵局,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為抗日戰爭服務的郵局。當時,戰時郵局配有正副局長各1人,收發兼會計1人,巡視員1人,代辦員6人,交通員3人,站長一人,武裝交通員8人,共計22人。李潤齋同志擔...[詳細]
1941年秋,我由清河專署到廣北行署接替魏仲三任糧秣科長。這時廣北工作已有了較好的基礎,已設立了財政科、糧秣科。當時,糧食工作就是向各村要糧食,黨組織對這項工作抓得很緊。從北隋、...[詳細]
辦商業是發展根據地的經濟,保障軍需民用。在我調入工商管理局時,清河區工商管理局已協助廣北縣辦了廣興布店、福順興兩個比較大的商業機構。廣興布店經理宋立言、副經理王子平,總店設在牛...[詳細]